当前位置:东捷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4年(13篇)经济类文稿汇编

|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13篇)经济类文稿汇编,供大家参考。

2024年(13篇)经济类文稿汇编

经济类文稿汇编(13篇)

经济类文稿汇编

(13篇)

把握A经济思想的要义和精髓

  党的20D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经济思想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把握A经济思想的要义和精髓,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和发展A经济思想,对于实现党的20D确定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A经济思想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高度,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A经济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明确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等等。

  A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对此,重点可从以下方面深入理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从奋斗目标、发展理念等多方面论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其原创性的贡献主要在于:一是把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奋斗目标,赋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的内涵。他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二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他强调,“我们要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三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在总体上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确定了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围绕奋斗目标,A总书记提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20D报告进一步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把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联系在一起,作出原创性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南。

  创造性地提出新发展理念,明确经济发展的主题和第一动力。新时代我国经济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前人未曾遇到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变化,适时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A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2021年3月,A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A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A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A总书记还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关于新发展理念以及对于经济发展主题和第一动力的新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不仅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对后发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进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A经济思想的要义和精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建立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科学理论体系

  A经济思想是建立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成果。A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过程中,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一个结合”丰富和发展为“两个结合”,并强调坚持好、运用好一系列立场观点方法,实现了方法论的新飞跃。

  对于“两个结合”的方法论,A总书记在党的20D报告中进行了深入阐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A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同时,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A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坚持好、运用好一系列立场观点方法。对此,党的20D报告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包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其中,人民至上体现根本立场,自信自立体现精神特质,守正创新体现理论品格,问题导向体现实践要求,系统观念体现科学方法,胸怀天下体现世界情怀。这“六个必须坚持”,贯穿于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贯穿于A经济思想。

  A经济思想方法论方面的创新是对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在经济工作实践中,A总书记曾提出改革方法论和经济工作的具体方法,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新时代,在A经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加强战略定力,坚持运用底线思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握时代大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正是有了“两个结合”的方法论基础和一系列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A经济思想能够指导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取得成功,并在实践发展中永葆生机活力、放射真理的光芒。新发展阶段,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国和世界经济形势还会发生深刻变化,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但只要坚持以A经济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论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取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牢牢把握A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方法论,目的在于应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入学习贯彻A经济思想,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A经济思想。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汇聚起14亿多人的磅礴力量,确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一起迈入现代化。

  三是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当前经济面临新挑战的复杂形势下,更要增强信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五是一以贯之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上取得新突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六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七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八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不断开辟绿色发展新赛道

——保持经济运行恢复向好态势④

  今年4月,国内首个全装配式“摩天工厂”深圳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一期竣工交付。采用全装配式智能建造等技术,工期节省15%、水电节省20%、垃圾排放减少20%。这样的工业厂房,可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有助于园区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是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缩影。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增长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先看制造业,今年前三季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63.2%、34.2%,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30%。再看能源产业,截至9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45.3%,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5.1%。各领域各行业,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不断涌现,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也彰显了产业升级的良好态势。

  作为新动能,绿色产业的培育壮大,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广阔空间。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更好地把握绿色转型机遇,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我国在一些绿色产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赛道的重要性。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高质量发展的高歌猛进。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A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能源设备、节水设备、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技术领先,都市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田园综合体等生态产业新模式快速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拓宽……走在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含绿量”还将稳步提升。

  绿色发展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壮大,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绿色化,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汇聚起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合力。当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需求和绿色消费需求,将催生一个规模巨大的绿色市场,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增强我国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发展理念已浸润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握好时与势,进一步厚植绿色发展根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定能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让经济发展既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又实现质的稳步提升,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生态环境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就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这些重要论述,是A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做好民营经济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从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蓬勃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一以贯之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民营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指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不懈地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进一步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党的20D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

  2018年,A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特别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再次表达了党中央坚定支持民营经济的鲜明态度,也表明我们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是明确的、一贯的。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A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同时还强调,“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都必须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

  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正是因为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极大地激发了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我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惠及亿万人民。“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立足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给予高度重视,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党的20D报告鲜明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过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有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
有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
有人说加强企业D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
等等。A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

  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这其中,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民营经济已成为保障民生、促进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不少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是稳发展、拓新局的重要力量。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发展韧性持续显现。近年来,民营企业凭借高质量的产品、灵活的商业模式等,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稳住外贸基本盘、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民营经济有助于加快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培育,推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民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不断优化出口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成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20D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表明我们党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引导民营企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支撑民营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过去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不少民营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技术水平不高,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一些民营企业存在主业不够精、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民营企业需深刻认识自身不足和面临的挑战,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守主业、做强实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抢抓机遇、壮大优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其一,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增强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要,在激发民营企业活力中起到关键作用。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实现治理规范、有效制衡、合规经营。依法推动实现企业法人财产与出资人个人或家族财产分离,明晰企业产权结构。支持民营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管理,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和提示机制,对严重影响企业运营并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情形提前预警。建立覆盖企业战略、规划、投融资、市场运营等各领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治理能力和水平。

  其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是民营经济的活力之源。要鼓励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切实增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把民营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鼓励民营企业攻克一批前瞻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原创性技术难题,在一些新兴领域和技术“无人区”实现突破,争取成为行业领跑者。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开展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充分调动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性,鼓励科技型、初创型中小微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加强自主创新,以技术进步塑造竞争新优势,努力成为“隐形冠军”。推动民营企业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自身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做到生产智能化、制造精细化、产品个性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便利化。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其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产品服务升级迭代、产业链重构、价值链重塑迎来更大机遇。民营企业要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努力把企业做优做强。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向核心零部件和高端制成品设计研发等方向延伸。加强品牌建设,助力提升“中国制造”美誉度。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主动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序参与境外项目,充分利用国际产业分工,推动国际化经营,稳妥防范风险,努力做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的关键企业。一些中小企业可以依托海外园区或相关行业商会,联合抱团出海,更好发挥规模效应。

  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新时代新征程上,民营经济不仅不可或缺,而且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民营企业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至2022年的4700多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多;
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
民营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00家;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2年的5家增至2022年的28家。

  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领航指向、破冰除障、赋能加油、保驾护航。今年以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
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这些政策举措不仅提振了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也必将有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哪里发展环境好、营商环境优,资本和项目就流向哪里。只有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才能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增添新动能。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建立完善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把富有含金量的好政策转化为富有获得感的民企好未来。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环境成就好企业,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重在优化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要求“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很大,不断创新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等,推动营商环境大幅优化。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从2013年的第96位提升到第31位;
企业开办时间由一个月以上压缩到目前的平均4个工作日以内;
从2013年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至2022年4月,国务院累计取消和下放1098项行政许可事项。优化营商环境没有“休止符”,要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不逞一时之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增强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开辟更多空间。

  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需要建立常态化政商沟通机制。A总书记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完善民营企业权益维护机制,不断畅通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的渠道,主动倾听民营企业家呼声。鼓励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依法依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加强中小微企业管理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对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新官不理旧账”、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之路不可能一片坦途,会遇到各种困难挑战。近年来,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发展预期和发展信心受到一定影响。各级政府要系统化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优化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建立涉企优惠政策目录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鼓励民营企业为推动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民营企业是创造财富、做大“蛋糕”的重要主体,是分配财富、分好“蛋糕”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发挥重要作用。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极大调动了民营经济人士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扩大,目前占GDP的比重已超过60%,民营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目共睹。

  当前,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是民营经济创造的,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多数城镇劳动者的衣食住行。同时,民营企业是我国不断增长的进出口贸易的主要贡献者,具有外贸“稳定器”作用。202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8%。可见,民营经济不但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而且还是国际大循环顺畅运行的重要动力,有助于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广大民营企业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倾情投入,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投身各类社会公益事业,通过设立慈善基金,捐赠款项、物资等方式,帮助弱势群体,助力社会福利改善,特别是发生重大灾情的时候,广大民营企业家以切实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和良好示范,体现了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

  A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都必须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家要增强家国情怀,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营企业要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发挥有效投资带动作用

  “金九银十”施工旺季,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的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显著,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左右,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出近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明显加快,1月份至9月份同比增长6.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3%和11.8%,民间投资(剔除房地产)同比增速在9.1%左右。基础设施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加快投资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短期内有利于扩内需和稳增长,中长期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项目集中于交通、能源、水利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在项目落地过程中,大力实施了以工代赈,带动就业和促进增收的效果也很明显。

  同时,重点区域和经济大省在稳投资和推动加速形成实物量方面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按照“开工一批、技改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实施项目清单化管理,加强重点项目统调力度,推动有效投资滚动接续。各地针对科技型企业和技改加大了财税支持力度。例如,设立面向技改项目的融资支持专项和面向小微企业的“提质增效贷”,采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利率优惠等多种形式降低技改和高技术产业项目的融资成本,企业普遍反映效果好。在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方面,央地联动统一搭建了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强化重点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拓宽问题归集和解决渠道,通过稳预期增信心来提振民间投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扩内需空间广阔,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稳中有进,制造业投资提质增效潜力巨大。客观上,增强有效投资后劲仍有挑战,需要因地制宜和分类施策。例如,针对部分项目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压力,各地要积极推进形式多样的产融、产研、产销对接活动,定期向产业基金、金融机构、链主企业等精准推送项目。又如,针对民间投资增速放缓,要加快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通过“一企一策”及时解决龙头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广大小微企业精准提供普惠服务。有的地方通过做优“政策找企”平台,建立了惠企政策分析和匹配推送机制,确保企业及时知晓。

  下一步,关键是要将内需潜力优势加速转化成发展动能,不断拓展有效投资新空间、发掘新动能。

  要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投向与重点。鼓励地方谋划储备和启动实施一批长期想干但未干成的重大项目,可考虑继续下达和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予以支持。持续将更多有市场前景和预期回报的项目纳入全国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确保民间资本平等进入基础设施、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民营企业发行基础设施REITs的支持力度。

  还要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贴息贷款等支持力度,加快推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行业发展,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拓宽实体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商标权、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服务创新。更好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补短板惠民生领域。加快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燃气管道、地下管网等老旧基础设施更新与城市内涝治理,拓展地方专项债对新型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支持。

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

  党的20D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科学揭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明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形成新安全格局的必然要求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集中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相对滞后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生的供求错位。这就需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更高水平的供求动态平衡。为此,一是要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满足居民的个性化、创意化、品质化、品牌化需求;
二是要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满足居民快速增长的文化、健康、养老、育幼、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需要;
三是要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满足居民对信息消费、网络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的需求;
四是要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满足居民对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总之,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引领的。新发展理念要求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一是强调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二是追求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向平衡发展战略,确保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从主要是要素流动型开放拓展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五是实现共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这就需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和规范市场秩序,形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根本的是要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产业瓶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打通经济循环过程中出现的堵点、断点,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是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就需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一优势,形成国内大循环的有力支撑和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第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形成新安全格局的重要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形成新安全格局,必须依靠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安全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只有坚定不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确保我国的科技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重大经济安全。其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维护我国制度安全的基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优势,就是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好更快的发展。A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为国家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后,发展中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解决,我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积累的各种风险,只有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才能加以有效防范和化解。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有了高质量发展,才有高水平安全,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从国内外历史发展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规律性认识,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我国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农业经济的辉煌,GDP总量与世界各国相比遥遥领先,位居世界第一,但由于没有推进工业革命,实现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导致经济“大而不强”。这是因为,工业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是质量更高的经济形态,能够创造出比农业经济更高的经济效率。马克思指出,“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在这种情况下,“大而不强”的农业经济必然被工业列强侵略和瓜分,使我国从1840年陷入“百年屈辱”,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境地。汲取历史教训,只有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A总书记指出,“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也需要借鉴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经济体的发展经验。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从1960年到2008年,世界上先后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但最终只有13个经济体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就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升级受阻,没有构建起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我国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首先面临的就是跨过中等收入阶段的严峻挑战,而且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实现共同富裕,遇到的艰难险阻必定前所未有,这就需要坚持把创新置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建设数字经济强国,加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A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使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必须加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数字经济形态替代工业经济形态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趋势,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成为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我国数字经济近年来虽然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也已成为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大国,但与世界数字经济强国相比仍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5.7%,美国、德国、英国等数字经济强国均超过了65%,我国仅为39.8%。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占比增长到41.5%,但仍低于其他数字经济强国。因此,党的20D报告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章中要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从而在数字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构筑新动力新优势。

  数字产业化的根基是数字技术创新。A总书记指出,“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数字技术创新,而我国的数字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数字技术仍受制于人,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海量数据优势和广阔应用场景优势,加大研发力度,特别是加强基础研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进科学和工程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打赢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强大数字技术保障。

  产业数字化要求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形成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因此,我国的现代化不仅需要推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实现工业化,更须同时推进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数字经济是能够促进效率和公平更加统一的经济形态,因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将有力提升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有效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科学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A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明确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A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积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由包括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各类现代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遵循一般意义上的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现代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沿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又要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全面认识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具备的基本特性,在科学的认识基础上推动有效的建设实践,具体可以从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协调性、包容性五个方面进行把握。

  完整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是指各类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产品品种丰富完备、零部件配套能力强的基本特性。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形成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工业规模大、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和范围经济,是我国产业体系的巨大优势,体现了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建设具有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增强发展的安全性和主动权。同时,具有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这既符合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也是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建设具有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围绕建设具有完整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补齐短板。完整性就是要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目前,我国在一些技术含量高的细分行业还有缺项,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方面与国际先进工业水平还存在差距,产业链供应链中一些关键环节还受制于人,要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加快补齐这些短板,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完整性。

  二是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我国劳动力低成本比较优势逐步弱化,一些企业开始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存在着产业链外移以及制造业配套能力受损等风险。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同时在国内建设现代核心工厂,将核心制造能力留在国内。

  三是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冲击下,一些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而一些地方简单通过“一刀切”政策将传统产业作为低端产业淘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业体系的完备性。要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通过现代化技术改造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简单将传统产业等同于低端产业和落后产业而要求其退出。

  四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尤其是注重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强化各类企业技术经济联系,提高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巩固和强化我国产业体系的完备性。

  先进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是指产业体系中的各类产业技术水平处于前沿状态的基本特性,要求产业大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方法,符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总体呈现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新兴技术特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先进性,确保产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让创新深深扎根于产业发展的土壤中。着力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体系的技术先进水平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也要看到,我国整体技术水平先进性尚有待提高。从创新投入看,虽然近年来研发投入大幅增长,但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累计研发投入规模还不足,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较低。从研发产出看,在专利量、技术方向覆盖面和领域内均衡性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对外依存度较高。总体上看,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底层技术开发能力仍欠缺,一些企业处于模仿创新和正向设计能力形成阶段。对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我国制造业质量效益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创新效能仍需加力提升。要大力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当前,围绕建设具有先进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应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更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高质量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试、应用验证平台,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前瞻谋划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

  二是积极探索有效投资机制。适度超前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三是建立完善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实施针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电力能源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和现代农机装备等领域,积极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努力在关键领域突破一批带有创新性、标志性的装备。

  四是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五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抓手,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化体系。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以能源革命和绿色制造为突破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和以绿色制造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安全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安全性是在统筹产业发展和产业安全、统筹开放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的基本特性。建设具有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通过“自主”的方式达到“可控”进而实现“产业安全”的目标。从产业链角度看,产业体系自主可控是指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具备较强的把控力,对链条上的各环节、各主体、各要素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在特殊时期保障基本安全。这既涉及原料、零部件、生产设备、机械装备等实物资产的供应,也涉及技术、软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供应。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以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为基本逻辑,在全世界范围寻找最优生产方案。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持续发酵,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未来全球制造业和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将朝着区域化、本土化、数字化等方向加速调整和重塑。产业安全风险日益上升为重要议题,各国都开始谋求建立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

  在此背景下,我国面临如何确保产业安全、增强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挑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积极探索在开放型经济体系下有效提升国家产业安全水平、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有效路径。

  一方面,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反对保护主义,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以国内大循环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培育更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促进我国产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在全球市场中提升产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新材料、重大装备等核心技术的率先突破,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推进强链补链稳链。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调查和产业安全评估,完善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尤其是建立权责清晰、多部门紧密协作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产业安全政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规划、重大科技专项、反垄断等经济政策制定实施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协调性

  产业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这个系统由技术、资金、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组成,并在空间组合和时间连接的相互作用下,发展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生态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协调性是指在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各类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各类企业高度协同、各产业之间有效配合、产业链条各环节有序承转、实现区域合理布局的产业体系运行状态特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构建要素高效配置、产业有机协调的体制机制,进而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上下游环节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资金技术劳动力各要素之间的高度协同耦合,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级化、合理化演进趋势。

  提高产业体系的协调性,是解决区域和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没有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就不能有序承转联通,供给和需求无法高效动态平衡,国内大循环就无法畅通无阻,国内国际双循环也就不能有效相互促进。新时代以来,我国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无论从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关系、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方面看,还是从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成长过程方面看,都表明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合理化发展。

  需要看到的是,我国产业体系的协调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市场化对接融合机制和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科技创新的要素和成果还不能很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实体经济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强,实体经济产业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不平衡,存在经济“脱实向虚”趋势,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还不够强,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产业之间资金循环存在堵点和淤点;
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还有待推进,贸易成本高、要素流动成本高问题较为明显,基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分工格局还有待完善,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还比较显著;
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程度不够,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有待深化。针对这些问题,需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协调性。

  一是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完整的创新体系,努力修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链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重视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加大力量培养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实体经济吸引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体制机制。

  三是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畅通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循环,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四是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利用数字技术对制造业、服务业、农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改造,大力开拓数字化转型场景,不断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五是大力推进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有效协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深度融合。

  六是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各类产业要素有效流动配置。基于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完善高新园区、产业园区的功能和布局。

  包容性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包容性是指产业体系内的现代产业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技术创新在促成产业现代化、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会影响收入分配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发达国家大多呈现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国外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表明,数字技术广泛应用过程中会给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冲击:明星企业占有了绝大部分利润、数据和市场份额;
相对于资本要素所得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
数字技术对操作性技能劳动者替代引发收入分配极化趋势。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要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引导科技人员开展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促进共享发展。具体而言,更加积极地消除城乡之间、社会不同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更加主动地推动数字技术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中的应用,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水平,使数字经济红利更好惠及大众。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包容性,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A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我们要立足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科学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持续增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夯实我国经济发展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提供强大支撑。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在新征程上,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回顾世界发展历程,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几次重大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一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迅速增强,甚至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建立起了以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业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走上了世界霸主地位。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美国建立起以电力、石油、化工和汽车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其制造业规模和产值迅速增长,在科技和产业革命中成为领航者和最大获利者。

  聚焦国内,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部署,为我国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鲜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显著特征的新业态快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这必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将重塑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但也要看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不断打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面临多重压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发挥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创新要素,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必须首先满足吃、穿、住等基本生存需要,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其他活动。实体经济以物质生产活动为主,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为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提供物质保障。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

  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使人类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历史,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追赶历程,都清楚展现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反之,如果一国经济过于重视和依赖虚拟经济,经济发展呈现“脱实向虚”态势,就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乃至更大问题,其发展潜力会被迅速耗尽。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都是我国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的结果。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实体经济都是我国发展的本钱和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经济发展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必须坚持把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锚定目标,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提供重要支撑。

  持续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和统一,也对社会再生产比例平衡和内循环体系顺畅贯通提出了要求。只有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发展生产、增加供给,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推动经济发展向内需主导转变,国内循环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著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中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改善供求关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通过构筑强大的内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来保障国民经济顺畅运行。

  随着国际环境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要保证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推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有机衔接、循环流转,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不断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繁荣。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不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循环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从我国自身发展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取得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奇迹离不开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2013年,A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循环贡献了“中国方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相继成立,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汇集起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充分表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统一体,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循环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国内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增强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当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各国只有积极开放,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新活力和新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A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强调,东北振兴要“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合作,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共处东北亚中心区位,国土功能区相近,产业基础雄厚,交通主干线、中心城市带与产业带重合,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具有良好基础条件。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需要不断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

  一体化推进东北深化改革和开发开放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的20D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形成一批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分工协作、优化资源配置的城市群,如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以改革为引领,打破原有行政区域分割,协同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战略支点。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方面,东北的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还不到位,迫切需要抓住当前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机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打破条块分割,从三省实际出发,加强彼此间的内外通道联通与经济互动,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协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升级和区域功能的合理配置,形成功能完善、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从区位看,东北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位置,是我国“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具有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新近哈尔滨、沈阳、大连获批国际枢纽城市,东北成为我国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形成东北地区协同开放合力,应以国际枢纽城市为节点,推动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东北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把东北三省的口岸、港口、运输通道紧密连接起来,形成顺畅的国际大物流通道。把黑龙江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吉林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辽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三省综合保税区等整合起来,积极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合作框架,形成东北对外开放的大平台。促进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一体化整合发展,集成东北制造业、农业和开发开放大通道的优势,形成哈长沈大城市带,成为整个远东区域的产业枢纽地区。

  一体化增强东北创新发展的动力

  东北振兴战略提出近20年来,东北的经济实力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沿海等先进省区相比,内生动力仍显不足,需要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体制环境,实现创新发展。通过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协同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大力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国企民企外企竞相发展的新局面。突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在地央企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带动地方国企及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充分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东北科教力量较为雄厚,专业人才较多,特别是在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力量较强。应进一步搭建东北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区域创新发展合力,大力推进协同科技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发挥科技创新对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协同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东北曾是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领先者和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有着显著优势。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背景下,东北需要构建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新基础,实现产业经济的新突破。当前的重点是构建三省一体化的以5G为基础、面向人工智能的工业物联网,在新基建和数字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支撑。以行走机械、能源动力、石油化工、智能制造、船舶工业、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东北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北中线哈长沈大城市带上,如能一体化联动构造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不论在规模和水平上都有望形成世界级的制造业综合体。

  全面塑造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统筹规划,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东北区域经济系统布局。加大改革力度,打破阻碍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着力构建区域动力系统,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形成东北全面振兴的新优势。

  一体化提升东北安全发展能力

  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是A总书记赋予东北的战略使命。“五大安全”以国家安全为中心,对东北有着系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发展要求。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需要三省方向一致、协同攻坚、优势互补,形成支撑国家安全的发展合力。

  在当前东北亚地缘关系变化的新形势下,东北保障国防安全任重道远,只有固边兴边富边,才能实现边境区域的长治久安。加强三省协同、军民共建,在边境区域发展产业、稳定人口。可以依托生态、景观、特产等资源,兴办旅游、加工、贸易等产业,富裕边民。统筹三省对俄、对朝等边境地区的兴边政策,促进边境区域经济稳步发展。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粮食商品率高,是保障我国粮食市场供应的重要来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应继续发挥东北土地连片、黑土地集中、尚存一定后备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等优势,共同建设东北商品粮大市场,成为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的重要支撑。

  东北应推动以跨省域的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逐步夯实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加快发展东北低碳经济,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碳汇市场,充分发挥东北林草等碳汇资源的优势。

  东北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和进口能源通道,东北电网是我国最早的跨省电网,也是新能源占比高的区域电网,东北一体化能源市场建设对国家能源安全关系重大。必须从国家宏观能源安全的视角统筹东北能源市场,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及电力保供、新能源发展与消纳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市场化的组织与调度。

  东北需在构建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全面布局中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围绕先进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建立区域内部的分工协作体系,升级优化产业链,在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城市带上打造一体化的先进制造业工业走廊,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市场体系,形成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北方增长极,保障国家产业安全。

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国土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39%。2022年,长江经济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98万亿元,占全国的46.5%,人口占比为43.1%,在全国经济中发挥着中枢和协调功能,对地区经济起着带动和拓展作用。近日,A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并召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极为关键,必须高度重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1.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国发展大局

  A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承接南北方,是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地位重要、使命重大。特别是当今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进一步凸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国发展大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流域拥有庞大水系,水资源总量975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庞大的水系将长江各生态子系统连接成一个彼此关联的整体,使长江经济带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统一的生命共同体。长江流域生态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沿江11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
全国已探明的130种矿产中,长江流域有110余种;
流域珍稀濒危植物占全国总数的39.7%,淡水鱼类占全国总数的3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超过120处。长江流域横贯我国国土腹心地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是中国的东中西部物流大通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经济带一直是我国大规模工业建设的主战场和农业发展重要区域。当前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制造业水平、生态承载力等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的上海发挥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中心和卓越全球城市的龙头作用,苏浙地区建立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中游地区武汉、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江淮地区日渐成为国家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门户,上游成渝地区已成为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与纽带,滇中地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放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

  党的20D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未来五年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新突破。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南北东西腹地和发展空间,可以成为世界上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实现经济社会生态高质量发展有着突出优势。从全国一盘棋看,按照A总书记要求和中央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不断加快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拓展,引领建设海、江、边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格局,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2.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

  进入新时代,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22年,长江干流水质继续保持在Ⅱ类以上,已连续3年稳定在优良水平,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为94.5%,比2015年上升27.5个百分点;
沿线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6.5%,比2015年增加1.4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安徽6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前10位;
中游三省江西、湖南、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4.7%、4.5%、4.3%,增速分别居全国第1、第3、第6位。2022年,长江经济带进出口总额达到19.30万亿元,增长8.2%,占全国比重为45.9%,比2021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1.9万亿元,增长11.6%,占全国比重为49.7%。长江经济带集中了全国1/3以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全国一半左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立了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9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500多家,初步形成一批创新引领作用显著的中心城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的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成都、长沙、苏州、重庆、合肥等城市入选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成为国家乃至全球重要的创新源头和汇聚地。

  长江经济带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但这些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还面临不少挑战。长江经济带长期以来是我国人与自然矛盾冲突比较剧烈的地区,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在多领域存在,部分地区的开发建设强度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局部生态修复尚不能完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目前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偏重于地区自身需求,分段保护、多头管理的特征依然明显,跨区域多元化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形成。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功能的持续改善。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地域广阔,但跨区域创新合作以政府为主体,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程度不高,跨区域产业转移协同机制比较薄弱,科技、人才资源大都集中在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没有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联动合作。

  3.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更大、更多突破性成果

  A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下一阶段,长江经济带应着力在生态环保、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安全等领域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目前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生态保护红线已经划定,应加快制定长江经济带空间规划和流域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用途管制规则,形成管用、可操作的生态“地图”。切实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好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绿色转型,推动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使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加大纵向生态补偿力度,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全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依托科研、人才、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更好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
通过自主创新推动优势产业功能、链条向高端升级,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全面发挥区域内良好的产业链互补关系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加速新技术转化与新产业培育,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依靠产业链快速迭代优势实现转型发展。

  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在产业发展上,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在中小城市设立科创基地,引导长江东部下游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从中心城市向腹地城市有序转移。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改革开放创新试点和联动发展,加速提升向西开放水平。

  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高质量推进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工具、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交通运输、产业集聚与城镇空间发展的协调程度。强化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全局意识,加快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让生产要素在长江经济带更大范围内便捷、畅通流动。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形成互相衔接、互为补充的高质量城镇协同发展体系。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安全和水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科学把握长江水情变化,努力建设安澜长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避免不合理侵占耕地行为,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湿则湿;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彻底改变粗放低效的发展模式,确保流域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长江经济带有着丰富的煤电、水电资源,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应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传统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新能源实现多能互补、深度融合。

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支撑的现代化产业

  党的20D报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任务,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再次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应对风险挑战、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同时期总会有不同的新兴产业出现,带动生产力的发展。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并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有其标志性的能源和产业。前三次工业革命的能源分别是煤炭、石油和电力,产业分别是由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驱动的机器大工业。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新的工业革命将由绿色可再生能源和数字经济驱动。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虽然在农业文明时代为人类作出过重要贡献,但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回到了正确发展轨道,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补上了前三次工业革命落下的功课,终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与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从发展趋势看,中国有可能在绿色能源和数字经济的一些重要领域处于领跑地位。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中国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的机会。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体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如数字经济,包含芯片、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网络经济等;
生物产业,如生物医药、脑机接口、中医药现代化、农畜产品育种等;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如航天工程、飞机制造、发动机、精密加工中心、海洋工程等;
新材料产业,如碳纤维、石墨烯、各类特殊性能材料等;
新能源产业,如低碳零碳能源、清洁可再生能源等;
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如能源高效利用、循环经济、碳扑集等;
数字创意产业,如电商、带货短视频、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就有可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领全球制高点。特别是尽快在芯片技术、量子技术、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基因技术、航空航天、绿色能源等方面取得突破,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各个产业相互融合,在相互渗透、借力、赋能中得到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突出表现在信息技术赋能各个产业,可谓无孔不入。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突破口,加大基础科学研究,力求用基础科学的突破为应用技术研究发展提供新赛道。加大力量补齐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竞争力。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面广的特点,以行业优势企业为龙头,联合众多中小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或产业集群,实施集群式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发挥创业投资和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牵引作用,按市场化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加大创业板、科创板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刻演变,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速,智能产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极大改变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运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项重大任务。这对优化投资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南亚转移。只有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智能化改造,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用数字孪生技术把传统生产线改造为无人化的智慧生产线,才能实现产业的有序递度转移。同时,也只有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传统产业中能源资源密集型占较大比重,应当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和技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降耗技术加以改造,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从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着手,构建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向能源技术创新要动力、要效益。一方面,要推广工业和生活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我国在绿色能源技术和绿色产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要积极扩大绿色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当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面临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国际竞争力低的突出紧迫问题。要围绕建设农业强国,加快用智能化、绿色化技术进行改造,通过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把农业打造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使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建设农业强国不仅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也可以释放巨大需求潜能,对有效解决当前需求收缩突出问题、缓解以至消除经济下行压力有重大意义。

  对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改造,既要有精密的传感、控制等设备,又要有针对不同生产线的软件系统,是一项技术和知识密集度很高的工程,必须由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来完成。各地政府都应当把本地企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改造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作出规划,并给予鼓励和政策支持,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推动区域经济跑出“加速度”。

  积极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类。

  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泛在高效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
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传统基础设施升级,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等。创新基础设施包括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有了现代化基础设施,就能放手发展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服务,如云办公、云课堂、云视频、云商贸、云签约、云医疗等,改变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对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推动我国整体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从短期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将通过促就业、扩内需等有力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从长期看,基础设施建设在坚持适度超前的基础上,将更加重视对经济结构的长期调整要求,充分发挥其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回顾世界现代化史,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计算机等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都离不开相应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适度超前发展。近年来,我们迅速建设起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和信息网,极大改善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条件,促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统筹规划、精打细算,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需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算好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账”和“综合账”,努力寻求多目标之间的平衡,发挥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现代化产业发展

  国际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竞争。我国已经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但部分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急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现代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现代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由过去的跟随、同步转变为引领。

  对于产业发展的共用技术和“卡脖子”技术,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尽快予以攻克。有关部门应围绕重大技术课题,组织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研发队伍,实施协同攻关。发挥“两弹一星”精神,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务必在关键设备、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上取得突破。芯片是数字经济的“工业粮食”。芯片是一个微小而又极其重要的器件,现代生活中凡是带“电”的产品几乎都嵌有芯片,与芯片制造相关的集成电路产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在应用技术和应用产品上发展,形成了对芯片的巨量需求,要把芯片自给作为新的“上甘岭战役”,务必打赢这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攻坚战。

  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我们既不能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一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骨干和带动作用。国有企业集中了大批优秀人才和创新资源,要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打头阵、当主力。围绕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有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技术成果的评价考核机制,把国有企业潜藏的巨大创新能力释放出来,为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历史贡献。二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

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回款难

  2023年7月份至9月份,“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均处于景气线上,分别为50.2、50.4和50.1,较二季度明显上升,反映小微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市场需求持续恢复是小微指数运行在景气线上的重要原因,市场需求扩张带动了企业采购增加、利润提高,反映采购和绩效的分项指数三季度均处在景气线上。今年以来,信心指数始终处于景气线上,说明小微企业整体信心较为充足。

  小微指数走势和近期宏观经济形势吻合。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多个领域、多项指标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企稳回升。外贸好于预期,国内市场活力也在增强。无论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还是服务消费数据,三季度都有所好转。中秋国庆期间旅游消费增长强劲,彰显了市场消费的潜力和活力。

  小微企业运行整体恢复向好,但风险指数三季度仍处于景气线下。风险指数包含负债率指数、回款周期指数和流动资金周转指数三个细项指标,这三个指标均处在景气线下且呈下降态势,反映账款拖欠问题有所增加,小微企业回款依然较为困难。回款困难导致运营成本提高,是小微企业扩张意愿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小微企业回款困难持续多年,据笔者统计,2014年以来上市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上升,应从长期着眼解决应收账款问题。

  中小微企业在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更容易面临账款拖欠问题。大量应收账款回款困难,造成中小微企业资金流紧张、成本上升、投入不足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营,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调查发现,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项目周期长垫资量大。建筑行业通常在项目前期垫资数额巨大,应收账款回款率低。技术服务业企业多采取“预付款+中期款项+尾款+质保金”的收款方式,各环节付款比例由双方约定,但预付款不足以覆盖前期成本,需要企业垫资。

  甲方履约情况不理想。调研显示,甲方利用市场优势地位,签订不符合行业规范的合同甚至擅改合同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甲方要求企业先开工、后补签合同,为后期支付留下隐患。

  票据使用仍然普遍。客户为大企业时,合同规定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情况较为普遍。企业在票据贴现时,可能会遇到不能贴现或贴现率低的情况,变相克扣合同款项。

  供应链金融普惠性不高。目前专业供应链金融公司在给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方面依然有较大局限性。普通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很难进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系统,融资普惠性有待提升。

  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出台系列行动方案推动清理拖欠账款。这些政策举措对缓解我国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中小微企业减压力、增活力,推动其健康发展。

  第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故意延迟验收、无故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制度进行完善,对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逾期占用、恶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为,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第二,明确主体责任,开展主动调查。抓好支付中小企业账款的管理工作,各级政府要切实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并严格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定期开展对中小微企业的主动调查,联合各部门摸清应收账款实际情况。

  第三,进一步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依法发展订单、存货、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融资业务,通过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加大对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应在中小企业提出账款确权请求后及时确认债权债务关系,推动大企业支持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

中国为何能取得史无前例的经济成就

  在截至2022年的过去10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表现优于世界所有主要经济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这10年,中国GDP增长82%,美国为23%,欧元区为19%。在对生活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人均GDP上,中国的表现更为出色。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计算可得,这10年,中国人均GDP增长75%,美国为16%,欧元区为11%。

  这种发展意味着“从量变到质变”。当前,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202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27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就。当今世界仅有约15%的人口生活在高收入经济体,而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8%。如果中国跻身高收入经济体,将使超过现有高收入经济体人口总和的人群,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以及医疗、教育、娱乐和文化服务。

  中国为何能取得史无前例的经济成就?

  中国国家主席A指出,“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同时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许多文章就中国过去取得的一些经济发展成就进行了分析,但本文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分析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而是要了解这些成就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A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并就此展开论述。

  A主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这对了解A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至关重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劳动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驱动力。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使用了“劳动分工”这一术语,其与劳动社会化的含义基本相同。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

  人是第一生产力,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之前的社会制度中,这一事实被掩盖了,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资本至上。A经济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要了解把“人民至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就需要进行深刻分析。

  A主席强调的“人民至上”,在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与西方相比,中国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堪称奇迹——既最大限度地挽救了人民生命,又兼顾了经济增长。可以说,中国应对疫情的表现远远优于西方。由于新冠疫情,2019年至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在下降,而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则持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远远超过任何可比经济体。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季度国民账户计算可得,在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过去4年里,中国GDP增长19.2%,美国则为7.5%,欧元区为2.9%。中国经济增速约是美国的2.5倍,约是欧元区的6倍。面临百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既挽救了人民生命,又兼顾了经济增长,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A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劳动社会化意味着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相互依存。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试图仅靠少数几个关键项目实现发展的经济战略是行不通的。例如,如果没有原材料、零部件等投入以及相关的运输活动,没有与市场和供应商的有效沟通,没有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来操作,投资最先进的现代化工厂就难以实现生产率的有效提升。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基础设施不仅关乎“混凝土和钢筋”,而且是实现有效的大规模劳动分工所需的重要条件。A主席顺应国际新形势,强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不是要求各地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不能搞“小而全”,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国际劳动分工。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使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美国二战后的经济全球化政策只着重降低关税。这些都是必要的,但要切实可行,就需要发展贸易所需的港口、航空通信、铁路、公路、电力供应等国际基础设施,而这些都不是美国政策的组成部分。因此,与以前的经济全球化政策相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理念和实践上都迈出了质的一步。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非凡成就,令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壮大。“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契合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高于发达经济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5年,美国经济将增长12%,但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27%。国际劳动分工所创造的价值和效率高于各国单打独斗所创造的价值和效率。

  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需要A主席强调的劳动社会化的另一个方面——推动科技创新,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A主席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高度重视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要积极主动整合和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从我国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出发,有选择、有重点地参加国际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基地及其中心建设和利用。”

  中国在未来技术的某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样的能力非同寻常。举一个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例子——整个地球的能源正在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英国《金融时报》对此总结:“目前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全部关键制造阶段和风力涡轮机与电动汽车电池的份额分别至少达80%和60%。而在一些用于电池和更细分产品的材料中,中国的市场份额接近100%。”在5G技术方面,华为公司遥遥领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上也遥遥领先,今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引领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的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鉴于此,人类文明的未来实际上取决于能否打破人与自然的这种紧张关系。而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A主席强调:“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这也关乎中国的经济政策。例如,中国正在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综上所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经济成就都很重要,并且各具特色。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它们,应该联系起来看。A经济思想是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中国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作出的系统理论概括。

总结好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近日,A总书记就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有利于探索自贸试验区下一步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战略路径,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提供参考。

  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创立以来,通过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复制推广,我国由点及线及面、从沿海到内陆、跨东中西各区域,先后分7批陆续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十年来,各自贸试验区在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金融创新与开放、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共同探索,对接国际通行规则,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持续推出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一批改革开放重要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贸易,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到18.4%和18.6%。自贸试验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者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互促共进,制度创新与扩大开放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命题。十年来,各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形成了外商投资及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证照分离”改革、自由贸易账户创设等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涉及范围综合广泛,为我国全面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了新思路、新路径,成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策源地,为整体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1到N”模式的辐射带动下,各地纷纷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借鉴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建立了“边试点、边总结、边评估、边推广”的工作机制,推动一大批试点经验在各省市和全国范围内进行多层级、多形式、多路径的复制推广、学习借鉴。通过聚焦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核心领域,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构建开放发展新模式,不断全面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目前,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经过7次缩减,条目由190项缩减到27项,制造业条目已经归零,外商投资准入的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不断深化金融服务业开放压力测试,率先探索数字贸易规则标准,实施更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而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措施,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A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着眼于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更需要汇聚合力、共谋发展。一是着力构建部省之间、部门之间联动机制,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多维有效协同,系统集成实现制度创新突破。二是以产业链开放和发展为核心,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区域特色,推进新的开放举措及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联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动能,做强创新引擎,推动自贸试验区形成更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培育开放竞争新优势。三是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最高水平,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持续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形成扩大开放与风险管理新机制,进行更具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开放压力测试,全面提升开放深度,深化开放协同。四是向深层次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制度型开放,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路径,为推动加入高标准经贸协定提供实践支撑,全面构建高水平开放制度体系,打造开放新高地。新征程上,自贸试验区必将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在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中不断释放新动能。

上一篇:(12篇)国企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访问:(13篇)经济类文稿汇编 文稿 汇编 经济类

热门排行

对党组领导班子的总体评价4篇

对党组领导班子的总体评价4篇对党组领导班子的总体评价 对XX单位党委领导班子的整体评价一、团结民民主方面:班子成员能够够树立大局意识,团结协协作,有较强...

基层风气专项整治讨论辨析5篇

基层风气专项整治讨论辨析5篇基层风气专项整治讨论辨析 >才智 228政法精英TheEliteofPoliticalandLaw浅析如何纠治发生在基层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张会敏 

列为发展对象党员群众意见9篇

列为发展对象党员群众意见9篇列为发展对象党员群众意见 第1页共4页党员发展对象考察意见评语33篇 党员发展对象考察意见评语11 1、该同志自进入入党培养考察以...

党支部基本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5篇

党支部基本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5篇党支部基本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工作安排,县委...

如何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4篇

如何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4篇如何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我们要增强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目标,实践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以下是...

专项整治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9篇

专项整治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9篇专项整治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XXX公安局教育整顿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整改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一、总体目标二、整治内容、措施及目标(...

2022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最新出炉(完整)

人口密度(densityofpopulation)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 平方公里;人 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

个人廉洁自律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4篇

个人廉洁自律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4篇个人廉洁自律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个人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三篇 个人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021年...

2023年度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挑大梁勇登攀走在前研讨发言4篇(范文推荐)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挑大梁勇登攀走在前研讨发言近期,根据总行党委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工作安排,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

党支部基本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8篇

党支部基本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8篇党支部基本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3篇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